号字的字义
☆号 <动>
☆(会意。从虎,从号。“号”亦兼表读音。“号”是“號”的古字,上面是“口”,下面代表声音,即号呼的意思。后繁化,变成“號”,现在简化为“号”。本义:大声喊叫)
☆哭而有言
☆动物引声长鸣,大风发出巨响
☆号 <动>
☆扬言有 [多少多少]
☆命令,发令
☆召唤;呼唤。如:号召
☆宣称,称号
☆号 <名>
☆名位;名称;称谓
☆记号;标帜。如:号记(标记,记号);号箭(用来传达信号的响箭)
☆别号。名、字以外的称谓
☆用以识别敌我的口令、暗号。
☆指编列的次序或等第。亦指编列次序的事物。
☆犹种,类。多为贬义。如:那号人
☆管乐器号角、号筒、军号等的简称。如:号筒;号头(号角的别称)
☆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。如:起床号,熄灯号
☆商店的代称
☆号<量>
☆表示人数的单位。
☆表示次序,常放在数目字之后。
☆表示一个月里的日子。
号字的康熙字典详解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同號。詳虍部號字註。
(號)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刀切【集韻】乎刀切,?音豪。大呼也。【詩·大雅】式號式呼。【小雅】載號載呶。【傳】號呶,號呼讙呶也。 又哭也。【易·同人】先號咷而後笑。【周語】夫婦哀其夜號也。而取之以逃于褒。 又雞鳴也。【晉書·律歷志】雞始三號。 又【廣韻】胡到切,音号。名號也。【公羊疏】春秋貴賤不嫌同號。【註】通同號稱也。【白虎通】春秋傳曰:王者受命于王,必擇天下之美號,以爲號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祝】掌辨六號。【註】號謂尊其名,更爲美稱。又【夏官·大司馬】家以號名。【註】鄕遂之屬謂之名,家之屬謂之號。又【冢人】詔其號。【註】謂諡號。 又號令也。【易·渙卦】渙汗其大號。 又號召也。【齊語】使周游四方,以號召天下之賢土。 又叶胡溝切。【皮日休·悼賈文】臨汨羅之漾漾兮,想懷沙之幽憂。森樛羅以蓊鬰兮,時逬狖以相號。 【集韻】本作号,又作唬。 毛氏曰:从口从丂,丂音考,俗从号,非。又作號,?俗字。號字从?作。